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群文杂志 > 在线阅读 >
创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建惠民群众文化平台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品牌介绍
来源:时间:2012-11-08 15:41:00点击: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面积6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87万人,辖16个街道办事处,64个社区。锦江区是成都市的核心城区、中央商贸商务区,自古人文荟萃,底蕴厚重,是成都信息资源最富集、人文气息最浓郁、文化交流最迅捷的地区,荣获“四川省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一、“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的总体概况

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的有效途径。锦江区辖区内春熙路商业街已有百年历史,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是成都市最繁华、最时尚、最年轻的代名词。锦江区充分利用春熙路熙来攘往的人流对文化融合传播的有利环境,于2002年创造性地打造了“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春熙放歌”在讲述锦江史话、展现社会变化、宣传政治时事的大主题下,采用群众乐意参与的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举办各类小专题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截止目前,已成功组织举办春熙彩灯盛会、成都不眠夜、社区家庭文化节、邻居节、全国文艺新人大赛、春熙放歌合唱节、锦江童谣季节、“春熙放歌·和谐锦江”社区优秀文艺节目展演、锦江品质之旅、社区广场舞比赛、中秋邀月节、好乐迪杯卡拉OK大奖赛、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精神代代传、科技活动月启动仪式、党旗在我心中、“庆国庆”大型综艺晚会、“春熙放歌·颂歌献给党”群众性歌咏比赛、庆祝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暨迎接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群众文艺演出、庆祝“五·一”劳动者之歌文艺演出等节日演出、汇演比赛、专题演出、启动仪式、颁奖晚会、巡展巡演等大型文化活动150余场,观众达300万余人次。

二、“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的突出特点

“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将原有的以观赏性为主的广场活动模式向参与性、互动性方向转变,得群众之所盼,使“春熙放歌”广场文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具有“活动主题丰富、内容取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群众基础扎实”四大突出特点,具体说:

一是活动主题丰富。 “春熙放歌”坚持大主题小专题的活动理念,在“春熙放歌”活动的统领下,积极开展节日演出、汇演比赛、专题演出、启动仪式、颁奖晚会、巡展巡演等多种专题特色文化活动。

二是内容取材广泛。通过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结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与“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的结合,取材涉及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军营文化、戏曲文化、家庭文化、节气文化、企业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是表现形式多样。它的艺术展现形式尽可能地包含了歌舞、小品、戏曲、诗朗诵、民间工艺、书法美术等传统表现形式和现代艺术手法。

四是群众基础扎实。 “春熙放歌”植根于群众,为普通群众、企业职工、机关干部、事业人员、学生、军人、工人等所有人群提供了适合自己艺术表现的舞台,所设专题项目涵盖整个社会人群。

十一年来,区内各行业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团队创编节目、作品积极参加“春熙放歌”系列文化活动,各类文艺队伍和文体类社会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已有以文化馆馆办艺术团、“爱有戏”、兰馨艺术团、民间糖画艺术协会、东光书画社、成龙路金阳艺术团、莲新社区心莲艺术团为代表的文化类社会组和各类群众文化艺术队伍170余个(支)。

三、“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的品牌价值

十一年来,以“春熙放歌”的名义组织举办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50余场,观众达300万余人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群众中获得了“街头巷尾大家谈,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好口碑,纷纷称赞政府为各业余文艺团队和个人搭建起了展示风采、增进交流、提高水平的群众文化平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真正成为了凝聚人心、鼓舞人气、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重要载体。它充分体现出了人民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比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和文艺人才展示难、交流难、出人才难等问题,彰显了群众文化由政府引导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征,极大地带动了全区群文活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春熙放歌”早已不仅是锦江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已成为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曾多次以“春熙放歌”的名义举办全省、全市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2004年“春熙放歌”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新方法100例”,2007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文联评为“优秀文化广场”,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

四、“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规划

继续坚持和彰显“春熙放歌”广场文化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参与性,不断拓展、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品牌带动力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以社会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一是确定“春熙放歌”作为群众文化的支点作用,充分发挥其品牌活动的带动力。将“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作为撬动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支点,充分发挥其品牌活动的带动力,引领全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将广场文化的多样性、充分考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结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以其灵活的艺术形式和丰沃的文化内涵,赋予群众文化独特的精神凝聚、教育启迪、文化交流以及繁荣创作的作用。

二是巩固“春熙放歌”广场文化群众性特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文化“群众性”的特点,深层次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创作文艺作品说身边人,演身边事,以此保证演出主体的多元性、表现形式丰富性,演出题材广泛性、群众参与积极性,促进此项活动的长久开展。

三是拓展“春熙放歌”的活动主题,增强融合性,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坚持大主题小专题的活动理念,发挥“春熙放歌”的品牌效应,延伸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方面依靠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春熙放歌”品牌,另一方面利用“春熙放歌”品牌优势宣传文化,发展文化,让锦江群众文化发展得以延伸,积极扩大“春熙放歌”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带给广场文化活动的广阔发展空间。“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以浓郁的时代气息、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主题内涵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成为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并以其广泛的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促成了“春熙放歌”广场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我们相信,“春熙放歌”这束广场文化奇葩,在文化的百花园中,一定会开放得更为艳丽动人,飘散出四溢的芬芳。

                                                                                                                                                                         二O一二年十一月

分享到:
上一篇: 锦江春色(前言)
下一篇:锦江文艺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