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由成都市文明办、锦江区文体旅局主办,锦江区文化馆承办,成龙路街道、枫树社区、锦江区文化馆成龙路街道分馆和音乐表演分馆协办的“幸福成都 成就梦想”2023年锦江区“锦城新少年”未成年人文旅志愿服务活动之“立秋啃清凉”节气体验活动在成都市东部副中心市政景观公园举行。30多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公园,一起感受立秋时节的传统文化习俗。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雨后清晨,阳光收敛起热辣,在美丽的公园里,孩子们仔细聆听了志愿者老师对立秋的介绍。“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虽然正午依然艳阳高照,但早晚逐渐变得凉快起来,天气也没有那么闷热了,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漫步公园,感受阵阵凉风,观察公园里植被的变化。“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小志愿者曹旭林指着泛黄的梧桐叶,立秋的习俗脱口而出。小朋友萧睿轩也接着补充道:“除了庆祝丰收,立秋还有啃秋的习俗。立秋时节,吃西瓜可以消暑。”“立秋还要贴秋膘,多吃肉,补回夏天流失的营养。”大家纷纷分享着自己对秋天的了解。
“走进大自然感受季节交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本次活动举办的初衷,这也和不少家长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非常珍惜寓教于乐的活动资源——把存在于民间、书本的农耕文化,通过家门口的自然变化、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具像化,是非常有意义的。”郑苏南的妈妈说道。
在公园的树荫下,孩子们停下脚步,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自制起“西瓜折扇”。只见孩子们把带有西瓜图案的环保卡纸折成了一个圆形扇面,再用双面胶将扇面牢牢粘在冰棍棒上,这样一个个萌趣可爱的纸质“西瓜折扇”就完成了。随后,志愿者老师还为每位孩子送上“啃秋”必备好物——新鲜可口的西瓜,让孩子们喜出望外。摇曳的树叶透出星星点点的光斑,嘴里清凉鲜甜的西瓜沙沙作响,孩子们的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公园里。
据了解,今年以来,锦江区文化馆围绕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已开展“惊蛰踏春蒙鼓皮”“谷雨时节赏春花”“小满话蚕桑”“夏至游鹭湾”“小暑迎大运”等活动。活动将节气文化与各街道分馆的群文阵地有机结合,通过与美术、体育的跨界碰撞,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接下来,‘锦城新少年’未成年人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将继续整合各街道特色艺术分馆的优势资源,创新开展不同季节、不同习俗的活动,丰富锦江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推进文旅志愿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向未成年人延伸。”锦江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